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张正隆:亮剑打*子是想象的 日**事素质非常好
《枪杆子:1949》真实记录东北野战*入关南下的征战历程———
当年以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备受关注的*旅作家张正隆,近日推出了《雪白血红》的“续集”——《枪杆子:1949》,真实记录了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入关南下一直到解放海南岛的征战历程。
时隔二十年,信奉“秉笔直书”的张正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大量的采访对他来说是“必须”的,正如他所说,他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15年来,他遍访大半个中国、采访到了上百名*队人员和普通百姓的切实感受——他们对战争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保证了写作的客观真实与细节的充沛丰盈。
通过电话,专访了这位现居大连、甚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老人。口音浓重的张正隆有着东北人的直率,他看不惯眼下一些*事题材影视作品“糊弄小孩”的做法,如同看不惯出版商为吸引眼球,在新书的腰封上打出“封笔巨献”的字样来“忽悠人”。他甚至不满擅作主张把书中的一些对话加上了引号,认为这一标点的改变,事实上已经违反了他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我采访的老人中,一半以上已经故去
“当了一辈子兵”的张正隆擅长*事历史题材,尤其对于用文字再现曾经发生在他的家乡、东北那片黑土地上的战争风云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情。到目前为止,他写作的近十部报告文学中,主角大多是四野的官兵。每部作品采访、收集资料的时间,几乎都是写作时间的倍数。这本《枪杆子:1949》耗时还不算最多的,断断续续也有15年了。
:为何在近二十年后,才推出《雪白血红》的“续集”?
张:其实,1987年我采访《雪白血红》时,就已经有一些老同志谈到当年四野南下的情况,鼓励我写出来。很奇怪,四野南下的纪实,过去谁都没写,常常一句话带过,似乎辽沈战役后,国民*就一下子完蛋了。
这本书现在是被“肢解”过的,本来写了60万字,后来删掉10万字,改了三四稿。原来书名叫《东方红》,意思是新中国是在血泊中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