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营销广告的角度论证80后正在退出C位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这是一篇基调有点淡淡的90后嘲讽和浅浅的80后忧伤的文章。

年的到来,预示着90后们迈入了20岁的门槛,成为了朋友圈、抖音、淘宝、微博等地儿的闪耀的星。同时这也预示着80后门迈入了30岁的行列,成为了新一代光荣的“育娃先锋”,为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传宗接代”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十年”。

淡出视线的80后们

就在上个月,我的写作的作风还是蛮正经化的,就跟写*府的机关文一样。主要是因为主管那边如果我写得太过“沙雕”(年轻幽默化)不给我过稿。有次我还真就不信这个邪,写了一篇,主管直接就火大了“如果你再敢这么写,我就锤死你。”而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却是“难道你要拿小拳拳捶我胸口?”后来嘛,主管就接受了我的文案,原因嘛……在这里不多赘述了,文章里也有答案。

说句实在话,最能够体现出80后正在逐渐退出C位的事实不在朋友圈。他们晒娃的事情90后也干,但更多是反映自己被喊“叔叔和阿姨”的事实和“熊孩子”种种“拙劣行径”。真正能够反映出80后退出C位,退出消费主力*的事实在广告上。广告策划者们在做任何策划之前会先对他们的受众人群做上一番研究和讨论,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广告,他们喜欢买什么东西,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氛围和基调等等。在这些数据支撑起的背后才是真正的80后退出消费主力*的真实写照。

80后们已经不大注重自己的消费,更多的是将金钱花费在了孩子身上,用来了买“奶粉、玩具、尿不湿上面”,为父母购买各种保健品和保健仪器,还有积攒孩子未来的教育经费和“找对象”备用金。(你接受这个事实吗?)

今天就注重分析下10年前的广告和现在的广告,从中看官们就能够体会到,现在的消费主力*已经发生了变化的事实。

10年前的广告

想到10年前的广告,有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比如说那些带着满满的武侠风的广告,江南烟雨小桥流水的广告,还有飘逸的如诗如画的中国风的广告风靡一时,深深的感染者80后们年轻的心。

比如一篇由佟大为主演的名为《江南之恋》隆力奇的广告。广告以民国作为时代背景,以江南水乡作为拍摄地点,从画面当中透露着唯美的民国古风,处处透露着江南风情和文化底蕴。

比如由斯琴高娃主演的六神花露水的广告,广告语中规中矩,里面的人物更是透露着清新淡雅之风,里面的年轻的女主人公更是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裙,仿佛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一般。

这也可见80后一代人充满着对于文化类元素的广告更具吸引力的事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开始逐渐的普及开来,80后们可以说是第一批从“土包子”变成高雅的“文人墨客”的人群。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个80后,他们温文尔雅,喜欢舞文弄墨,也喜欢“舞刀弄枪”的侠客,更有着对于古朴的爱情价值观的追求,对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人家的向往。所以当时的大多数的广告也偏向于“清秀”一些。后来在有了偶像之后,广告中偶像的出场方式也是十分的“偏正经”和“耍酷”,这无一不体现着80后们的心理和情感倾向。当然这种形象的广告也就更加的吸引他们的眼球。

现在的广告

而现在的广告呢?多以“辣眼睛”为主了就。这也正是90后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极大的体现。

时下比较火热的“BOSS直聘”的广告中,无一不透露着对90后心态的描绘。在年世界杯期间,BOSS直聘的广告才正是进入大众的视线,一经推出便被视作了“洗脑风”广告。但是在这个广告的画面里不乏有体现着“逗比”的年轻新一代人群的感觉。广告语的重复性被视作“洗脑”,其中演员们的表情更是透露着“呆萌”,“略夸张”,“微直白”的感觉。而他们代表着的人群不是80后,而是90后。

在今年春节期间,BOSS直聘再次出了两个广告,一个是一个职工在和带着*帝帽子的老板掰手腕,而另一个是国际明星汪可盈和一群老年合唱团在“找老板谈……”。此外,还有“跳槽篇”,“枪毙老板篇”等各种创意十足又搞笑的广告短片。

Boss直聘这么做想必也正是看到了80后们由于有了家庭而工作也十分稳定,跳槽几率大幅下降,而新一代的90后们由于对未来迷茫,成为了跳槽和换工作的主力*的现状,才有了这样的广告创意和表现手法。

江小白文案的诞生也正是对90后们普遍的心里“空虚寂寞冷”的真实写照和描绘。90后门追求个性和张扬,追求爱情,追寻友谊,他们对于生活和情感有着不同于80后们的另一种表达。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50%的年轻人处在焦虑状态。一方面是由于生活压力大,而另一方面则是像江小白文案里所写的那样,对于生活和情感有着“淡淡的忧伤”。江小白能够大火特火也正是抓住了一部分90后们“文艺小清新”的心理认知。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沙雕风”十足的京东的广告。在京东双十一导演版的广告里“来耍、来疯、来胡闹”的广告里的那群火力十足的年轻人正是现在的90后,而那个陪着孩子转圈圈“来卖萌”的啤酒肚大叔才是80后。更有京东年货节“谁说只是听个响”,“不做老腊肉,现在开始去肥肉”,“餐具换成鼠标照样吃鸡”等等一系列个性十足的广告,无一不是在映照着90后的生活状态。

广告也是艺术的一部分。从广告变现手法的变更中我们就可以真实的体会到,80后不再年轻,90后们已经担当起了社会的C位,在公司加班,在寝室熬夜,在家里被催婚。

再见了80后。加油,90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